注册  |  登录

“洞见”乡村振兴——十八洞村的美丽蝶变主题摄影展长沙启幕!

2023/11/7 21:03:00 来源: 岳阳市摄影家协会 作者:岳阳市摄影家协会




本次展览通过潜心的调研创作、精彩的艺术呈现、精心的编辑策展、精妙的视觉设计,回顾了十八洞村走过的不平凡历程,见证湘西乃至全国各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非凡硕果和时代新篇。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诸迪出席并宣布展览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李舸,湖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纯出席并分别致辞。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主持开幕式。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苗宏,湖南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文资委专职副主任阳芳菲,中国摄协副主席、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居杨,湖南省文联原副主席、秘书长、一级巡视员邓清柯,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石磊,湖南省湘西州文联党组书记黄华,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协会工作处处长柯洪坤,湖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祝平良,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梁克伟,本次展览执行策展人、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刘宇,参展作者代表、湖南省摄协主席团成员等出席开幕式。


展览开幕式上,李舸表示,十八洞村创造了中国脱贫攻坚的鲜活样本,成为国际减贫史上的重要地标,充分彰显了“精准扶贫”重要理念的实践伟力。按照中国文联总体工作安排,中国摄协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专业优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重温“精准扶贫”的深刻内涵,策划实施了此次摄影展。展览通过面向全国征集作品、组织摄影小分队深入乡村开展专题创作等方式,以突出人物精神面貌,呈现新时代山乡巨变,反映时代之美、奋斗之美、幸福之美的优秀摄影作品,将摄影人的情怀和责任、格局与担当,化作对党和国家、对人民和事业的殷殷热爱。李舸表示,希望广大摄影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党中央的殷切期待和人民的美好愿望铭记于心、践之于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人民成为摄影作品的主角。以专业的追求、敬业的精神、扎实的锤炼,勇攀文艺高峰,用心用情用功记录伟大时代,用影像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让摄影在党和国家大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更有效地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服务,为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纯致辞说,“洞见”乡村振兴——十八洞村的美丽蝶变摄影展落地湖南,以生动的影像重温精准扶贫的深刻内涵,通过生动的影像,以十八洞村为重点,辐射湘西州乃至全国各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奋斗历程和丰硕成果,探索“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经验。湖南文艺工作者也将从这些影像中汲取力量,把图像的力量转化成乡村振兴的进军号角,踔厉奋发,砥力前行,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伟大发展与进步,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文艺的智慧与力量。


黄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协组织知名摄影家到湘西州驻点调研拍摄,洞见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年来的变化,规模大、意义深。摄影家进入乡村,也带来艺术的种子,将其撒入湘西州广袤的乡土大地。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绿意涌动的群山间,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需要摄影工作者真正来到群众中,置身生活中,用脚步丈量土地,也丈量自己的内心,在与人民共情共鸣中激发创作灵感。

今年9月,由李舸率领的中国摄协湘西州乡村振兴摄影小分队成员乘车沿着山路分别驶向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凤凰县菖蒲塘村,吉首市坪年村、中黄村、坪朗村时,他们的内心充满着期待,因为有许多欣喜的变化和真实的故事在那里等着他们。他们走进田间地头、村户农家,推开苗族村寨一扇扇古老的木屋门;在旧屋改造的农家乐里感受店主人的忙碌辛劳;和村民们一起感受并记录着采摘的喜悦;“洞见”非遗苗绣、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探寻中国“精准扶贫”首倡地脱贫致富的“密码”……通过拍摄典型人物和鲜活故事,反映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给贫因地区带来的深刻变化,讴歌脱贫攻坚战中的先进事迹和奋斗精神。他们既保持对山乡居民生活状态的观察与记录,也在摄影语言的运用上颇具诗意和新意。
十八洞村是苗族聚居区,在这里,苗绣不仅是苗族服装的主要装饰手段,还是苗族历史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更是当地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十八洞村苗绣合作社让50余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李舸扣住“一针一线绣出幸福”的主题,拍摄了包括绝大部分绣娘在内的18名身着苗绣服饰的人物,打破客观场景的限制,将她们“并置”在宋代风俗画风格的长卷里,创作出《十八洞苗绣图》。长卷作品以高2.8米、长21米的巨幅尺寸舒卷铺陈,以巨幅绢丝为质地,神态各异的人物跃然其上。他还因形就势,以灵动的笔法手书了每个人物定位和故事,穿插自然,留白有致,疏密得体,相互照应。长卷底部以他拍摄的苗绣素材进行拼接,丰富了视觉美感,让传统技艺发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脉动。这一创作形式在技术与艺术两端共同发力,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结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体悟转化为摄影独有的艺术气质,通过贴近现代观众审美的表现形态创新、贴近现代生活的内容创新、借鉴其他艺术形式优长的表现手法创新,提升了摄影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小分队成员颜劲松选择十八洞村及周边村落为代表性乡村样本,在大量采集人文、景观素材的基础上,利用1个月时间紧锣密鼓制作出一幅“集锦式”摄影长卷作品,继续探索乡村振兴主题的多元表达形式。集锦长卷以高2米、长12米的弱光灯箱形式呈现,气势宏大、震撼人心。他从传统市集、乡村旅游、儿童上学三个层面清晰讲述故事、描绘图景,如织的人流、和谐的画面正是新时代新生活最好的注脚,从而全景展现新时代苗寨乡村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十八洞村驻村选调生、菖蒲塘村“红色餐厅”创业青年、坪年村返乡茶女、凤凰古城旅拍达人……中国摄协副主席、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跑了好几个村落,拍摄了一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她对生活进行了高度的提炼,近距离观照精神昂扬的年轻人,以小见大,由表及里,阐释着这些新农民的典型代表,乡村振兴战略的得益者在时代发展中的精神内核。以人的改变映照社会的发展,以社会的发展推动人的改变,这种以人为本的双向驱动,既见人心之所往、行之所向,更见乡村之兴、时代之变。


这些年轻人的面孔,以灯箱形式嵌在一整面展墙大大小小、错落有致的竹匾上,营造了丰收的氛围,凸显了新农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这处展墙也成为观展者的“打卡地”,大家感慨,“看着展出的一张张脱贫年轻人的笑脸,没有比这更美的风景”。


为以影像的力量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工作,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协、中国民协于 2017 年年底共同发起“影像见证新时代 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 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居杨,摄影家宋刚明等扑下身子到十八洞村蹲点,用心用情体验火热的生活,跟踪记录、持续挖掘典型人物,展现奋斗的身姿、勃发的能量和跃动的生机。此次他们作为小分队成员再回十八洞续写了乡村振兴的故事。多年的拍摄成果以《攻坚·蝶变》《返乡创业一家人》等专题形式呈现在展览中。


详细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OXgYa49UyHebJMCPiBOaEQ



相关资讯